今天是

当前页面: 首页 >  工作动态 >  中心要闻 > 

全市经济工作会议召开,秦国文朱健出席并讲话

来源:掌上衡阳    发布时间:2021-12-27

12月24日上午,市委经济工作会议召开。市委书记秦国文出席会议并讲话,系统总结2021年经济工作,分析研判当前经济形势,安排部署2022年经济工作。市委副书记、市长朱健对明年经济工作作了安排部署。会议以电视电话会议形式召开,在各县(市)区设分会场。

会议认为,2021年是衡阳发展史上极不平凡、极具挑战、极有历史意义的一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全市上下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各项决策部署,有效应对今年以来散发的新冠肺炎疫情、罕见的高温晴热天气、短缺的煤电供应等困难和挑战,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持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全市经济延续稳中有进、稳中提质态势。

会议强调,做好2022年经济工作总体要求是: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历次全会、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湖南工作系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全面落实省第十二次党代会、省委经济工作会议和市第十二次党代会部署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全面深化改革开放,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推动高质量发展,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加快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建设名副其实的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坚持以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统筹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统筹发展和安全,继续做好"六稳""六保"工作,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保持社会大局稳定,迎接党的二十大胜利召开。

会议强调,要牢牢把握新形势下经济发展的主动权,坚持用全面、辩证、长远的眼光看成绩、迎挑战、抓机遇,把握发展形势,辨明前进大势,展望良好来势,奋力推动全市经济高质量发展行稳致远。要看到主导产业支撑了经济发展、战略定位加快了集聚进程、重大活动产生了溢出效益、金字招牌增强了奋进底气、创新举措激发了内生活力等成绩,增强发展信心。要看到挑战,保持战略定力,科学有效应对,扎扎实实办好衡阳自己的事情,为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作贡献。要看到机遇,积极主动作为,向结构政策、科技政策、改革开放政策、区域政策等要动能,紧紧抓住国家区域重点城市和省域副中心城市定位这个重大战略机遇,在区域发展中担当历史使命,加快推进衡阳跨越式发展。

会议指出,要抓紧抓实明年经济工作的重点任务,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科学把握"稳"和"进"的辩证关系,扭住"稳"的关键点,找准"进"的切入口,以"稳"更好地求"进",以"进"更好地促"稳",在保持速度稳、质量稳的基础上求得进步和突破。

一是在加快实体经济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围绕"三酸两碱"、铜铅锌等初级产品提质量、锻品牌,提升初级产品市场话语权。紧紧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十大产业,引进一批"三类500强"企业和链条节点企业,大力培育新兴优势产业链,加快推动企业上市,提升制造业核心竞争力。全力打造以衡州大道数字经济走廊为主平台的创新策源地和数字产业集聚地,推动数字经济与产业链建设、实体经济深度融合,提升数字经济贡献率。以"五好"园区建设为抓手,推进园区规划形态、园区业态、产业生态"三态协同"发展,继续实施"六大行动",提高亩均效益,提升园区综合承载力。

二是在巩固提升农业综合生产能力上取得更大进展。坚决维护国家粮食安全,把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里。大力发展乡村产业,建立城乡产业协调发展机制,以农副产品配送带动物流枢纽发展,逐渐向工业品加工配送转变。以市场化理念大力发展乡村车间,促进村民就近就业,发展壮大村级集体经济。全面提升农业综合效益,大力发展农产品精深加工,推动适度规模经营,既发展百十亿产业,也发展百十户产业。

三是在强化科技创新引领上取得更大进展。强化企业主体地位,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带动产业链创新链上下游企业协同创新。优化科技创新生态,整合科技教育和创新资源,全面落实国省科技政策,推出差异化、精准化人才引进政策,建立健全一揽子互惠服务保障机制。深化产学研结合,拓展政校企产学研合作空间,提升在衡高校科研成果就地转化率,促进创新链与人才链、产业链有机衔接。

四是在提升改革开放成效上取得更大进展。着力突破行政区划优化调整和城区园区管理体制等重点领域改革,着力提升对外开放水平,大力发展高铁经济、临空经济和服务区经济,加快形成内外联通、安全高效的物流网络。着力优化经济发展环境,全面推行"五赋"机制,大力开展"纾困增效"专项行动,建立县(市)区和园区营商环境综合评估机制,对沉淀的企业、人才质量开展第三方评估,对造成好项目流失、好企业流失、好人才流失的要追查相关单位和相关责任人的责任。

五是在落实扩大内需战略上取得更大进展。一方面要挖掘消费潜力,在促进传统实物消费恢复、提档、升级的同时,推动服务业模式创新和跨界融合,开展多元化促销活动,着力打造区域消费中心。另一方面要提升投资质效,大力实施扩投资专项行动,加紧制定发布2022年全市第一批重点项目计划,组织开展重点项目集中承诺行动,做到开春即开工,开工即开战。

六是在推进绿色低碳发展上取得更大进展。持续加强生态环境治理,有序推进碳达峰碳中和,大力开展园区循环化改造,积极发展清洁能源和绿色产业,强化工业固体废弃物综合循环利用。开展全民节约行动,积极倡导简约适度、绿色低碳的生活方式。

七是在增进民生福祉上取得更大进展。强化就业优先导向,积极开展"家门口就业"行动,促进毕业生留衡就业,引导外出劳动者回流务工。扎实办好民生实事,深入推进民生实事"五心工程",扎实办好十件"文化实事",加快补齐教育、医疗卫生、社保、养老等民生领域短板。精准提供公共服务。完善转移人口市民化配套政策,推动三孩生育支持政策及配套措施落地,减轻家庭生育、养育、教育负担。

八是在提升治理效能上取得更大进展。积极推进城乡标准化治理,按照"标到事、事到岗、岗到人、人有责、责有行、行有范"要求,加速全面推开标准化治理步伐,力争尽快见到新变化,探索形成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典型经验。持续提升社会治理水平,以创建全国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试点合格城市为契机,建立健全"一触即发"机制,开展城乡社区治理创新试验和示范创建。着力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严格控制盲目投资,强化金融风险处置责任,坚决守住不发生系统性金融风险的底线。坚决守牢安全底线,常态化排查重点领域安全隐患,坚决遏制重特大事故发生,为高质量发展筑牢安全屏障。

会议要求,要坚持加强党对经济工作的全面领导,确保全市经济始终沿着正确方向前进。各级各部门要坚决扛起抓经济的政治责任,完善全员责任机制、全程调度机制、全面管理机制,做到事事都与经济建设相联系,人人都为经济建设作贡献,坚定坚决当好中央和省委决策部署的"施工队"。要谋早谋准、用足用活政策,做到研究要深一点、项目要多一点、对接要准一点,争取最大支持。各级干部要提高政治能力、学习能力、执行能力,全面提升抓经济工作的能力。会议还就统筹抓好市两会召开、节日保供稳价、疫情防控、安全生产等岁末年初各项重点工作提出了具体要求。

市领导赖馨正主持会议。市领导刘丽华、段志刚、刘正兴、毛朝晖、张霞、胡绪阳、杨龙金、丁芬、黄立、尹培国及全体在家副市级以上领导出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