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湖南巡视 发布时间:2022-03-25
巡视是党之利器、国之利器。作为巡视工作的延伸和补充,巡察工作是推动全面从严治党向基层延伸的有效形式,是优化基层政治生态的重要制度保证。要坚持"发现问题、形成震慑,推动改革、促进发展"的工作方针,充分发挥巡察利剑作用,为加快衡阳中心化进程保驾护航。
坚持政治导向,突出政治监督。紧扣党的创新理论武装加强监督,重点检查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尤其是对湖南重要讲话重要指示批示精神贯彻落实情况,坚决杜绝出现落差、偏差、温差现象,坚决纠治"抢跑""出格"等问题。紧盯"国之大者"加强监督,围绕党中央高度重视和反复强调的重大问题加强监督,纠正贯彻新发展理念不自觉不坚定问题,扭转装样子、搞花架子、盲目铺摊子行为,督促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真正悟透党中央大政方针。紧贴"中心大局"加强监督,聚焦全面落实"三高四新"战略定位和使命任务,推进"三强一化"建设,围绕"一核两电三色四新"产业发展、城乡治理标准化、乡村振兴等市委安排部署的重点任务开展监督,推动重点工作、重点任务、重大创新、重大平台不断取得新突破。
坚持问题导向,抓住关键重点。抓住"点",紧抓重点问题,把握被巡察单位的性质和特点,找准其在纪律、作风、廉政、选人用人等方面的突出问题,一针见血、直指要害;紧抓重点人,加强对"关键少数",特别是"一把手"执行民主集中制等情况的监督检查;紧抓重点事,聚焦败坏党和政府形象、影响基层改革发展稳定、损害人民群众切身利益的事,紧盯"三重一大"方面的问题。把住"线",围绕政治、组织、廉洁、群众、工作、生活"六大纪律"红线,积极拓宽发现问题的渠道和途径,真实准确掌握问题线索,把具体问题查准、查实、查透彻、查到位。覆盖"面",推进巡察工作横向全覆盖、纵向全链接、全市一盘棋,打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将村(社区)巡察纳入巡察总体规划,实现全覆盖。把清廉衡阳建设情况纳入巡察的重要内容,大力推动清廉机关、企业、学校、医院、乡村等清廉单元建设。
坚持为民导向,巩固执政基础。坚持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拓宽群众反映问题的渠道,通过谈话、信访、下沉调研、走村入户等方式,深入一线、深入群众,挖掘被巡察单位存在的深层次矛盾和问题。着力发现和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围绕教育公平、看病难看病贵、养老社保、生态环保、安全生产、食品药品安全等群众反映强烈的问题,做到人民群众反对什么、痛恨什么,就重点巡察什么、坚决纠正什么。重点发现和查处群众身边的腐败和作风问题。紧盯惠民惠农资金"一卡通""清廉医保"、养老领域等突出问题加强监督,巩固拓展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和政法队伍教育整顿成果,让人民群众有更多实实在在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坚持效果导向,强化成果运用。抓好问题整改。督促被巡察党组织自觉接受巡察监督,落实整改主体责任,特别是党组织书记落实好第一责任人责任,班子成员落实好"一岗双责",做到事事有回音,件件有着落。加强整改监督。推动纪检监察、组织、宣传等系统落实责任,抓好整改监督。对不支持、不配合,甚至阻挠、干扰巡察工作的,严肃查处、公开曝光;对组织领导整改不力,落实整改要求走过场、不到位,甚至边改边犯、愈演愈烈的,及时通报、约谈、问责。用好巡察成果。巡察机构要深入分析研判共性问题和行业领域系统性问题,着力从制度上深挖问题产生根源,加强与市委改革办、市补丁办等部门衔接,及时打好"制度补丁",解决多发易发问题。